笔记-知识点-综合知识(2020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上午题)
1. 信息系统工程
信息系统工程是指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
- 信息网络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和分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 信息资源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的资源系统。
- 信息应用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各类业务管理的应用系统。
2. 软件生存周期的六个阶段
软件生存周期的六个阶段: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需求分析和定义、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以及运行维护。
3. ITSS是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ITSS是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由ITSS工作组研制的一套IT服务领域的标准库和一套提供IT服务的方法论。
ITSS定义了IT服务由人员、过程、技术和资源组成,并对这些IT服务的组成要素进行标准化。另外,就IT服务而言,通常情况下是由具备匹配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员,合理运用资源,并通过规定流程向客户提供IT服务。
4. 机器学习的学习形式
机器学习的学习形式主要有:
(1)监督学习(supervisedlearning)
监督学习,即在机械学习过程中提供对错指示。一般实在是数据组中包含最终结果(0,1)。通过算法让机器自我减少误差。这一类学习主要应用于分类和预测 (regression & classify)。监督学习从给定的训练数据集中学习出一个函数,当新的数据到来时,可以根据这个函数预测结果。监督学习的训练集要求是包括输入和输出,也可以说是特征和目标。训练集中的目标是由人标注的。常见的监督学习算法包括回归分析和统计分类。
(2)非监督学习(unsupervisedlearning)
非监督学习又称归纳性学习(clustering),利用K方式(Kmeans),建立中心(centriole),通过循环和递减运算(iteration&descent)来减小误差,达到分类的目的。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学习,在机器学习过程中提供对错指示等导师信号,通过算法让机器自我减少误差的学习形式是( 监督学习 )。
5. 物联网
物联网从架构上面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负责信息采集和物物之间的信息传输,信息采集的技术包括传感器、条码和二维码、 RFID射频技术、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信息传输包括远近距离数据传输技术、自组织组网技术、协同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采集中间件技术等传感器网络。感知层是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核心能力,是物联网中包括关键技术、标准化方面、产业化方面亟待突破的部分,关键在于具备更精确、更全面的感知能力,并解决低功耗、小型化和低成本的问题。
(2)网络层:是利用无线和有线网络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码、认证和传输,广泛覆盖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是物联网三层中标准化程度最高、产业化能力最强、最成熟的部分,关键在于为物联网应用特征进行优化和改进,形成协同感知的网络。
(3)应用层:提供丰富的基于物联网的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根本目标,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信息化需求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关键在于行业融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低成本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信息安全的保障以及有效的商业模式的开发。
6. 网络交换技术
通常网络按所覆盖的区域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由此网络交换也可分为局域网交换技术、城域网交换技术和广域网交换技术。
7. 网络交换技术TCP/IP技术
TCP/IP技术的优点是采取了灵活的路由选择体系,采用非面向连接的服务方式,适合于非实时性的信息传输。但IP技术对于时延、带宽等QoS ( 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指标,由于标准不统一等原因而缺乏非常完善的保证。
8. 选择服务器应考虑
选择服务器应考虑以下内容:
- 分析应用系统的运算模型是以OLTP(联机事务处理)为主还是以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等OLAP类型为主;
- 然后在审核系统设计和资源配置方案时应主要考查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运算指标和性能。
- OLTP类型的业务主要参考服务器的TPC-C指标,OLAP类型的业主要参考TPC-R和TPC-H指标,Web服务器主要参考TPC-W指标。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可以参考原厂商数据和国际权威测评机构的数据〔如www.tpc.org ) 。
9. 核心交换机
在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中,基于应用层次、处理能力和可靠性要求,一般将交换机,分为核心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和接入层交换机(如楼层交换机)三类。
其中核心交换机的特性如下:
(1)可扩展性
(2)端口的可扩容性
(3)中继带宽的可扩容性
(4)提供可扩展的多种网络业务
(5)网络可靠性
10. 单模光纤
- 单模光纤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价格高,适用于长途宽带网。
- 多模光纤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均小于单模光纤。多模光纤适用于建筑物综合布线。同轴电缆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网。
11.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防火墙技术,防止网络外部“敌人”的侵犯。目前,常用的防火墙技术有分组过滤、代理服务器和应用网关。
(2)数据加密技术,防止“敌人”从通信信道窃取信息。目前,常用的加密技术主要有对称加密算法(如DES)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 。
(3)入侵监测和漏洞扫描技术。
(4)物理隔离技术,如网闸。
(5)访问限制,主要方法有用户口令、密码、访问权限设置等。
12. 网络传输技术
数据传输是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传输线路带宽的高低,不仅体现了网络的通信负载能力,也反应了网络建设的现代化水平。目前常用的传输系统主要有:DWDM(波分复用)、综合布线系统(PDS)、同步数字序列(SDH )、准同步数字序列(PDH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VSAT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及有线电视网(CATV)等。
13. 管内穿线
(1)穿在管内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应高于500V 。
(2)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装修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入导线之前,应将管子中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3)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孔槽内。
(4)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 。
(5)在弱电系统工程中使用的传输线路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以区分功能及正负极。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线端应有各自独立的标号。
(6)导线穿入钢管前,在导线入出口处,应装护线套保护导线;在不进入盒(箱)内的垂直管口,穿导线后,应将管口做密封处理。
(7)线管进入箱体,宜采用下进线或设置防水弯以防箱体进水。
14. 需求分析阶段成果
在制定开发计划时应兼顾用户给定的要进度和经费要求,又要注意按照软件工程规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开发工作。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应满足需求分析的完整性要求,并保证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应满足需求说明中的所有功能,性能需求均是可实现的。阶段成果有:
(1)项目开发计划
(2)软件需求说明书
(3)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4)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5)软件(初步)确认测试计划
(6)用户使用说明书初稿
15.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通过标识产品的组成元素、管理和控制变更、验证、记录和报告配置信息,来控制产品的进化和完整性。
16. 入侵监测系统审查的技术性能指标
(1)对外部攻击的检测能力,如teardrop攻击
(2)知识库完备程度
(3)对国际标准漏洞库的支持
(4)规则自定义功能
(5)事件快速检索功能
(6)控制台报警功能
(7)风险分级功能
(8)事件分析和事后处理功能
(9)实时监控功能
(10)安全事件报表统计功能
(11)高风险事件IP地址分组分析功能
(12)手动备份、删除、合并数据功能
(13)对漏洞扫描系统的反应能力